拒绝内耗!

今日聚焦

昨天市场有点无聊,大部分时间震荡往复,临近收盘有一波跳水,但幅度不算大,全天看下来,主要指数小幅收跌,个股涨跌数量近乎持平,成交额小幅放量400亿至1.52万亿,整体还是震荡的状态。

最近市场有点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感觉,没啥明确的主线,都是一些离谱的题材炒作,比如什么"数字"、“龙字”、“东方"等等,总之和基本面没啥关系,主打一个热钱抱团开心。。

盘后有一堆公司按规定披露异动公告,提醒投资者注意交易风险,冷静判断,理性决策,审慎投资。参与这类炒作确实得多加小心,别最后当了接盘侠,不过话说回来,在没有主线的市场,这些题材炒作,从提振情绪的角度来看,倒还是有意义的。

今天是本月最后一个交易日,下周回来就将进入大事密集的12月,我简单整理了一份投资日历,大伙可以先有个准备。主要有三类看点,一是国内外经济数据,国内重点关注复苏进程,美国那边重点关注数据带来的降息预期的变化。

下周回来就将进入大事密集的12月,我简单整理了一份投资日历

二是国外内的会议,国内就是这两天一直再聊的那两个会,重点关注就是了。国外方面,下月19号的美联储议息决议也挺关键的,特朗普确认当选也有段时间了,除了关注降不降息之外,还要留意美联储口风的变化。

三是产业层面的大会,光伏、Ai、农业都有年度级别的重要会议,对相关产业会有不小的影响。

昨天点睛组合发车,依然是标准1倍定投+分批止盈。自从行情启动以来,点睛的发车就变得愈发简约和清晰,相比于其他很多策略,我们内核的三好左侧定投策略,已经度过了该"一顿操作猛如虎"的阶段,当下反倒是更加的自如。

原因很简单,遍地是黄金的大熊市,才是我们该去辛勤耕耘的主战场,毕竟可买的标的非常多;而当下,满足三好的优质方向已然大幅缩圈,而且未来可能会越缩越小。

这种背景下,我的主要操作就变成持有+按计划逐步兑现了,另外就是珍惜还有性价比的小部分方向,积极定投。

现在来看,简单说,还符合三好的方向,主要是外资+内资大机构掌握定价权的大白马,比如消费、医疗、恒科这些。

外资全球视野,考虑得多,受美元、地缘、外围市场等扰动明显,因此在没看见国内强有力的政策预期以及实际的数据效果之前,不会大肆流入,long only参与度低,大多是对冲基金的波段性博弈,以及空头的回补。

至于内资大机构,有些积弱成疾,在失去信任后愈发杯弓蛇影,畏首畏尾,只能靠着ETF去续命。曾经偏好的大白马方向,难以再去为其贡献阿尔法。

对比之下,当前反倒是游资、散户等掌握定价权的科技成长方向,表现更为充分,二者剪刀差的背后实则就是主导资金的强弱之分。(这里先抛开逻辑不谈,各自都有,资金选择信哪个而已)

我对白马不悲观,经济的复苏是迟早的,目前促内需的力度和决心有目共睹,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,只是时间问题。那对于我们定投而言,如果问题只是时间的话,那便没有问题了。

我只在乎两个,一是价格是否低,二是方向是否好。这也是当初重仓大科技方向的核心原因,而目前,好价格的维度上看,部分科技方向不太具备了,所以要开始逐步止盈。但很多白马方向价格依然有吸引力,而且方向的逻辑非常丝滑,那便值得继续定投。

就这么简单,很多复杂都是人想的太多。当然一些偏激进的投资策略本身,不反复思忖也不行,就比如满仓满融干单票的,恨不得股吧都去爬楼,非常敏感。但我觉得,投资还是有些钝感力比较好,很多时候的亏损和踏空,都源于自己无处安放忍不住瞎操作的手。

这也是我选择做定投的原因之一,不精神内耗,大幅减少无效操作。

不内耗,那外界的负能量和杂音便很难侵蚀你,在这个嘈杂的时代,是尤为珍贵的一种品质。

只是过程中,要克服孤独心理,人是社会性动物,而大多数人都会被时代裹挟着改变,所以坚持做自己,不忘初心,在这种环境中本就属于异类。

因此很多时候会发现,你在自始至终坚持对一件事尽善尽美后,周遭的阻力会开始变多。

不过,这恰恰是你做对的信号,而给你形成阻力的那些人事物,其实是到了该断舍离的时候。

上坡路总是孤独且困难的,但只要翻过这个山丘,就能看到更美的风景。

投资亦人生,如实观照。💸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